2023年,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领导班子准备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,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,重点突出博物馆展陈推广、文博研究、对外交流的平台作用,认真落实御窑厂遗址申遗的相关研究、保护工作,争取在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、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、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。
(一)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
1、加强安保部行政人员配备,统筹全院安保工作管理水平。完善各项制度,落实督导巡查制度,安保部人员每日对遗址保护区、古建筑、展陈区、文物库房、办公区,进行安全检查,查找安全隐患。安保及文保部门提出检查意见并下发整改书限期整改。
2、继续跟进与项目施工单位签署《御窑博物院重点工程项目安全施工作业告知书》,要求施工区域均设立安全警示牌和警戒线,强调施工安全、明确安全责任。
3、邀请消防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博物院消防工作,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及现场演练,并按照要求购置灭火器和其他消防设施,保证各点的消防安全。
4、加强与珠山区派出所的互动协作,定期邀请治安民警对各点现有监控视频存储影像进行摸排,发放法治传单,对各点工作人员组织开展普法教育。同时,做好群众思想工作,落实综治维稳。
5、结合我院实际情况,梳理院财务制度,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。与财政对接将闲置专项资金的利用起来,用于谋划切实可行的新项目,提高资金使用率。继续加强各部门与财务科的沟通协调,以加强预算的实施管理及各项支出的预算监督。
6、加强新馆的日常管理,继续做好博物馆的安防、门禁、空调、水泵等硬件设施的维护、维修工作。
(二)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
1、做好全市各项基建工程相关的考古调查、勘探、随工清理工作和各申遗要素点区域相关考古工作。
2、进行红光瓷厂落马桥区域、御窑厂北麓遗址东北侧配合基建类考古发掘相关工作。预计于2023年上半年完成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2021年度考古发掘项目报告编制工作,全面完成此考古发掘项目。
3、进行2002-2004明清御窑考古报告的收尾工作。
4、继续实施“御窑厂珠山北麓遗址渗水治理工程”和“御窑厂珠山南麓及北麓遗址本体展示工程”等项目,争取2023年上半年完工。
5、计划完成“落马桥窑址保护规划”“景德镇申遗点四有档案梳理课题研究”“御窑厂遗址数字化展示利用工程”、“祥集弄民宅消防工程”等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。
6、跟踪国家文物局的审批进度,待“御窑厂珠山南麓遗址考古扩挖区和西南段围墙遗址本体保护工程”设计方案获批并下达资金后启动项目。
7、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立项意见,委托方案编制方设计“御窑厂遗址黄老大窑、刘家窑本体保护修缮工程”方案并报国家文物局审批。
8、继续完成展陈部、藏品部移交的器物修复,对新拼合的宣德黄釉器物进行保护修复。对馆藏文物保护修复项目(2020年)进行成果总结并继续申报馆藏文物保护修复课题申报工作。对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相关团队,完成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系统平台(内部、外部)建设工作。
9、对接TC和标准申报工作,完成2023年内相应的计划目标。对制样流程、任务分配进行优化,提升制样效率。
(三)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
1、继续加强与其他博物馆与相关单位的联系,做好外展、巡展推广。
2、开展《御窑天下》(第二季)展览策划与组织筹备工作持续进行新馆展厅提升,思考增加展陈形式和文字说明,从而改善展陈效果。
3、持续优化博物馆服务内容、服务细节,继续推动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事宜。
4、规范化抖音视频种类,设立学习党务、人物篇、遗迹篇、历史故事篇、文创产品篇、研学篇以及在线直播、讲座会议等多个合集。通过讲座、座谈等活动形式征求海内外各领域相关学者、专家意见,助力“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”的建设。
5、开展御窑文化进校园活动、沉浸式研学教育活动等,继续讲好御窑故事。在海外媒体平台Facebook(Meta)、Twitter、Instagram、Youtube官方账号,发布景德镇对海外宣传的相关视频。继续加强与新华社、学习强国等平台的联系合作,通过输送本院优秀文章、视频和邀请采访等方式,扩大御窑博物院的影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