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石芳菲对杯
器物原型
【明成化斗彩鸡缸杯】
在中国陶瓷艺术的瑰丽宝库中,成化斗彩鸡缸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,一直备受推崇。这款源自明代成化皇帝御用的精致酒杯,不仅体现了古代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准,更蕴含了深厚的皇家气息和文化底蕴。
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,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,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,另有两只小鸡玩逐。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,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,画面形象生动,情趣盎然,后世多有仿制。背后还讲述了明宪宗朱见深一生只爱万贵妃一人的动人爱情故事。取其中的青石鲜花,化繁为简,赋予其新的寓意。设计的思考、探索,从古至今。
吉石芳菲对杯便是在这一传统艺术珍品的基础上,经过精心设计与再创作而诞生的现代茶具。其设计理念源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经典画面,同时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,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。,吉石芳菲对杯的画面设计独具匠心,以太湖石和山茶花为主要元素。太湖石,以其高雅、灵秀之形,通灵剔透之美,早在唐代就成为文人墨客的咏叹之物。而山茶花则寓意着谦逊与美德,其花朵繁茂华丽,落花时却是一片片优雅地飘零,尽显生命的耐心与柔情。
对杯的釉质如同凝脂般细腻,色泽温润如玉,无论是手感还是视觉效果都堪称一流。当倒入茶汤时,其明亮的色泽与精致的杯身相映成趣,成为茶席上的一道靓丽风景。
此外,吉石芳菲对杯的包装同样不失为一种艺术。采用精美的刺绣囊袋包装,不仅便于携带,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设计理念。这一创新性的包装方式,使得这款对杯在实用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。吉石芳菲对杯不仅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一种传承,更是在现代审美和实用性上的一次大胆创新。它完美地将古典与现代融合在一起,成为茶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吉祥经茶具
器物原型
【宣德斗彩鸳鸯莲池纹盘】
鸳鸯纹是汉族传统寓意纹样。雌雄偶居不离,故以之比喻夫妇。早在唐代就出现,宋代定窑、景德镇窑、耀州窑、磁州窑的碗、盘、枕等器物上普遍采用鸳鸯纹。上所印鸳鸯纹,有一对鸳鸯于塘边小憩,另一只在天空孤飞,此种画面极为少见。人们视鸳鸯为爱情的象征,瓷器装饰中的鸳鸯皆成双成对出现,而且多与莲池相配,习称“鸳鸯戏莲纹”、“鸳鸯卧莲纹”、“莲池鸳鸯纹”。表现手法主要是模印、刻划、彩绘。
在传承与创新交织的潮流中,吉祥经茶具以斗彩鸳鸯莲池纹盘为灵感源泉,巧妙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审美意趣,展现出一种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。这款茶具不仅是对汉族传统寓意纹样鸳鸯纹的深情致敬,更是藏传佛教文化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完美碰撞。
茶具的设计核心围绕着莲花与吉祥经两大元素展开,莲花作为佛教文化中的圣洁象征,被赋予了达成终极目标的深远寓意。设计师精心提炼了宝相莲花的精髓,将其以斗彩技艺细腻呈现于茶具之上,色彩斑斓而不失和谐,既保留了传统斗彩瓷器的华丽风韵,又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与意境。每一朵莲花都仿佛自瓷面缓缓绽放,清丽脱俗,不染尘埃,恰如古人所言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,彰显着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。
与此同时,茶具的杯沿与盘沿巧妙嵌入了藏文吉祥经的文字,这些古老的文字不仅承载着对安宁与福祉的美好祈愿,也让人在品茗之余,能够感受到来自雪域高原的神秘与宁静。文字间流露出的“自昼安宁夜安宁,白日中午得安宁,昼夜长久安宁兮,三宝保佑安且宁”,如同温暖的咒语,轻轻拂过心田,给予人心灵上的慰藉与安宁。
在整体设计上,茶具的器型端庄雅致,线条流畅而不失力度,既体现了古代瓷器的精湛工艺,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简约美学。色泽方面,茶具以淡雅为主调,色彩搭配和谐,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。瓷质细腻光滑,胎体明亮有泽,触感温润如玉,每一次触摸都是对美的极致体验。